11091
瀏覽數
轉載于 :證券時報/2018 年/3 月/21 日/第A02 版
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楊東
為加強投資者教育,培育長期投資、價值投資文化,持續提高中小投資者的專業知識水平和風險防范意識,證監會日前宣布將以“理性投資從我做起”為主題,組織開展一次投資者教育專項活動。此項活動具有重要意義:
一方面,“從我做起”意味著投資者自身需要自覺樹立理性投資意識,不斷加強對證券投資知識、法規政策的學習,塑造風險意識,謹慎識別不同金融產品,在理性的指導下開展投資活動。
另一方面,“從我做起”也要求金融市場的經營主體、行業協會,包括各級消費者保護組織,要承擔起相應責任,經營主體要盡到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義務,主動承擔加強風險提示和投資者教育的主體責任,利用多種方式加強投資者教育和保護。
當前,投資者教育和保護仍需要加強,尤其是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引導下的金融科技發展迅猛,投資者保護形勢仍然嚴峻。投資者保護甚至是區塊鏈等技術應用于金融業態后的頭等大事。
金融風險以信用風險為基本內核,同時又衍生出多重風險,主要表現形式包括:融資者進行交易的信用風險;由于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融資者道德風險或逆向選擇;以及因信用交易中信息不對稱、市場摩擦過大和投資者非理性,而導致的錯誤定價、市場信號扭曲的系統性風險。
區塊鏈技術等新技術應用于金融業的風險集中體現為初創企業投資固有風險、信息不對稱和金融消費者保護不足導致的信用風險、監管政策不明確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新科技運用導致的技術風險。如何防范上述金融風險,成為金融科技功能之實現、金融市場安全之維護、信用交易之規范有序以及金融系統性風險防范的根本。
投資者收益的不確定性,來源于金融資產風險與投資者風險吸收能力之間相互作用結果的不確定性。金融風險的主要問題,在投融資兩端,都從較為抽象的、金融資產價格形成過程中投融資風險與收益的不確定關聯,具體化為投資者風險吸收能力與金融資產風險的匹配程度。實現投資者風險吸收能力與金融資產風險的匹配,也成為金融法風險規制的主要邏輯。
對于新技術應用于金融業態,既要加強普通投資者的教育,也要加強專業投資者的教育。
中國的國情和國際經驗告訴我們,投資者教育是投資者保護最重要的內容和緯度之一,也是最為基礎性的工作,必須加快建設。目前,各種金融創新泥沙俱下,魚龍混雜,更多的是打著“金融創新”的旗號損害投資者、金融消費者的行為。其實各種涉及違法、詐騙的行為都有一定共性:以各種“金融創新”為噱頭,以高收益、低門檻、快回報為誘餌,大多數并無實體項目支撐,無明確投資標的,靠不斷發展新的投資者實現虛高利潤,對此,監管部門必須切實負擔起監管責任,但同時也必須加強投資者教育,提高投資者風險意識,自覺抵制非理性投資行為和非法金融行為。
專業投資者在傳統金融領域有著充分的經驗和能力,但并不一定理解區塊鏈等新技術模式下的金融業態。相關組織和高等院校在推進區塊鏈等新技術模式下的金融業態投資者保護方面責無旁貸。
投資者教育作為一項普惠全社會的活動,其實施主體包括監管部門、市場經營主體、行業協會及其他組織,甚至廣泛發動全社會的力量。一個完善的投資者教育環境還需要包括教育機構、新聞媒體等社會各個方面共同參與。
地址:福建省浦城縣南浦生態工業園區19號
郵編:353400
電話:0599-2827451
傳真:0599-2827567
Email:sales@pclifecome.com
LKshdm@pclifecome.com
地址:福建省浦城縣園區大道6號
郵編:353400
電話:0599-2827495
傳真:0599-2827567
Email:銷 售 sales@pclifecome.com
投資者 LKshdm@pclifecome.com
頁面在線咨詢
國內業務咨詢洽談:
0599-2827593
wujz@pclifecome.com
國際業務咨詢洽談:
0599-2846588
sales@pclifecome.com